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实习生招聘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实习生招聘 一、招聘人数 3人。 二、岗位要求 1.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强,文字功底扎实。 2.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3.踏实肯干,勤于思考,做事态度端正认真。 4.下周到岗。 三、岗位待遇 包含一日三餐。
法学院关于公布2024年推荐免试生复试相关安排的通知
各位考生: 根据《中国政法大学2024年接收推免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相关要求,现将我院复试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复试报到 (一)时间:9月22日(周五)下午14:30——16:30 (注意事项:请全体考生按时报到,学院将进行资格审查和材料收取,并通知复试注意事项;未按时报到的同学不能参加后续的复试。) (二)地点: 1.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行政法学、立法学、党内法规:综合楼1025。 2.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与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共建卓越法...
2023年9月16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与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共建卓越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和导师受聘仪式在金道所11楼大会议室成功举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雷磊、副院长张力、学生实践教学中心执行主任管晓立、教学科研办公室主任杜智雯一行到访金道所参与座谈交流。金道所主任王全明,管理合伙人黄河,高级合伙人杨帅杰、王楠,律师助理禹晓晨、周鸿燊、金亮共同参与。本次活动由王楠律师主持
法理论衡第1期:在技术理性与法治之间——交错时空中的人文主义法学立场
讲座题目:法理论衡第1期“在技术理性与法治之间——交错时空中的人文主义法学立场” 内容简介:包括法治与精神信仰在内的诸种现代性价值,对我们处理人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关系意义重大。法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共同构成法学的品格和人文主义法学立场。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的实质是技术理性,它们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法律产生了多方面的巨大影响和冲击。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把包括人格自由与尊严、正义、民主、问责和包容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与芗城法院共建“卓越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9月18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与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共建“卓越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签约及揭牌仪式在芗城法院举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雷磊,漳州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淑香,芗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林银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力,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学生实践教学中心执行主任管晓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科办主任杜智雯出席签约及揭牌仪式。 双方举行共建签约仪式暨工作座谈会,研究讨论双方战略
法学院午间沙龙第1期:德国创新型法学博士的培养模式——以德国马普学会为例
法学院2020级实验班推免复试成绩公示
根据学校研究生院要求,法学院于2023年9月20至9月21日进行了2020级法学实验班申请攻读2024年度硕士学位推免复试工作。 现将拟录取名单予以公示(见附件),公示期为2022年9月22日至9月26日。如对成绩有异议,请于9月27日上午11:00前联系法学院实验班研究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58908395 办公地点:学院路校区科研楼A503
法学院成功举办“法律人成长引航”系列活动之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经验分享会
(法研通讯社 文/闵欣怡 图/郑斯锴)朋辈引航点亮学术之路,创新实践逐梦科研征程。为进一步提升学院研究生科研学术素养、开拓学术视野,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的基本流程和要求,2023年9月21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主办、法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法律人成长引航”系列活动之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经验分享会在综合楼0502教室拉开帷幕。活动邀请到了2022级法律职业伦理专业王毅彬、2022级
法学院成功举办“午间沙龙”第一期:德国创新型法学博士的培养模式——以马普学会为例
为促进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师在教学、科研、国际化等方面的相互交流,法学院近期成立法学院科研服务委员会,承办“法学院午间沙龙”系列活动,邀请各位教师共进午餐,分享经验。 2023年9月21日中午,第一期法学院午间沙龙于昌平校区顺利召开。本次沙龙的主题为“德国创新型法学博士的培养模式——以德国马普学会为例”,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所长李富鹏老师主讲,20余名老师参与。 会议伊始,雷磊院长作开场
法学院2023年研究生推免复试工作圆满完成
(法研通讯社 图/郑斯锴、刘子奇、张冰蕙 文/刘鑫、徐毛毛)根据《中国政法大学2024年接收推免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和相关工作部署,法学院于2023年9月组织开展了研究生推免复试工作。复试环节是研究生招生的关键步骤,也是人才选拔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院领导的亲切关照、研工办的悉心指导以及各专业老师、秘书、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协力合作下,9月22日至24日,法学院推免复试工作有序推进并圆满完成。 周密
法学院成功举办“法律人成长引航”系列活动之优秀毕业生学业与职业发展经验交流会
(法研通讯社 图/邢芳洲 文/徐毛毛)为帮助同学们合理规划研究生学习生活、探索未来职业发展方向,2023年9月26日晚,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主办、法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法律人成长引航”系列活动之优秀毕业生学业与职业发展经验交流会在综合楼教室举行。四位优秀毕业生代表王栋杰、陈思羽、王晓淑和苗涵菁受邀参加本次活动。丁天然主持本次活动。 法学院2023届硕士毕业生王栋杰,现就职于北京某金融国企。他结合
法学院关于开展2022—2023学年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2023年国家奖学金评选工作的通...
法学院研究生: 根据学校“开展2022-2023学年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评选工作”通知的安排,法学院将在2021、2022级研究生中开展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的评选工作。2021、2022级研究生奖学金的评选工作将按照《法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细则(2020年12月10日法学院党政联席会修订通过)》和《法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2020年12月10日法学院党政联席会修订通过
关于转发严明2023年中秋、国庆期间有关纪律要求的通知
各党支部、全院党员干部: 为进一步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坚守节点上下联动纠治“四风”问题,确保节日期间风清气正,现将校纪委《关于严明2023年中秋、国庆期间有关纪律要求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法学院纪委将对发生在节日期间的“四风”问题线索,一律严查快办,严肃追责问责,并将相关情况报送上级有关部门。 法学院纪委举报邮箱:fxy_jw@163.com 举报电话:58908369 中共中国
刘晓兵
刘晓兵 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 基本情况 男,湖南耒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美国太平洋大学麦克乔治法学院法学硕士(LLM),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澳门大学博士后,曾任(挂职)云南省姚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
法学院关于2024年硕博贯通研究生报名工作的通知
根据学校相关文件要求,法学院即将开展2024年硕博贯通研究生招生报名工作,现将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招生专业及导师 法学院2024年硕博贯通研究生招生专业为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招生专业及导师详见附件1。 二、申请条件 硕博贯通研究生选拔对象为我校2022级在读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申请博士类别仅限非定向就业。申请硕博贯通研究生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
共有 6,567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438 页 当前第 381 页 |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 网站备案 /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 建设维护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