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开题论证会顺利召开
时间 : 2020-12-01       作者:       阅读数:

1127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焦洪昌教授主持的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北京京仪大酒店顺利召开。来自全国人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单位的评审专家,以及课题组全体成员近6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陈征教授主持。

                                             

在开幕式环节,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常保国教授在致辞中对本次论证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参会专家表示由衷感谢。他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课题是研究阐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任务,是学校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课题组要认真听取与会专家意见,扎实推进研究工作,取得高质量研究成果。

论证环节,项目首席专家焦洪昌教授首先从选题总体框架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重难点、研究队伍个方面对项目进行整体性介绍。焦洪昌教授指出,本课题立足历史逻辑、理论逻辑、规范逻辑和实践逻辑四个维度展开,通过研究制度,形成对国家的制度总结,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学术体系。

随后,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介绍子课题内容与研究思路。子课题负责人中央财经大学蒋劲松教授就“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创新研究”进行了汇报。蒋劲松教授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创新是一个总问题,首先需要为如何解决具体问题寻找理论依据,应充分梳理并总结马列主义理论体系中与人大制度密切相关的论述,将其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学话语体系的理论依据。子课题负责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齐小力教授针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范体系研究”进行了汇报。齐小力教授指出,本部分研究要着重梳理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范条文,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规范研究、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规范研究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规范研究三个维度,建构和完善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范体系。子课题负责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胡弘弘教授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践运行研究”进行了汇报。胡弘弘教授介绍,组织运行研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中重要的领域,全国人大组织法及议事规则修改既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范上的更新的体现,也是对实践运行制度的一个确认。子课题负责人中国政法大学秦奥蕾教授就“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逻辑研究”进行了汇报。秦奥蕾教授指出,在历史解读的基础上,坚定“坚持”与“完善”两个基本方向。从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必然性、历史证成、新时代特征、历史坐标特征五个主要方面来解读研究内容。

专家评审阶段,与会专家高度肯定课题研究的重大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并从不同视角对课题研究进行探讨,建言献策。中国政法大学廉希圣教授认为,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同当下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兼顾大众,课题的研究既要具备可行的具体化环节,又要控制研究阐释的领域,精准把握问题,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政治学和法学两个学科的视角,做好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肯定了本课题的核心内容,以及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紧联系起来的研究设计。他建议,要明晰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要更为深入的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并且指出将来统稿时要注意可能的重复和交叉,防止内容的杂糅。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研究室原主任周成奎认为,一方面如何从制度上保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课题应该解决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要思考如何加强监督,使得人民代表大会发挥好作为三个机关的职能,真正体现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中国政法大学张桂林教授认为课题的关键在于坚持两个价值取向,即创新性和应用性,需要结合政治学和法学的视角做学科的剖析、分析、理解。研究方法要加重实证色彩。同时,要把宏观的话语转变为学术的话语,转变为符合逻辑的理性话语。中国人民大学胡锦光教授强调本课题应选择一些重点内容进行突破,同时可以考虑在研究具体问题的时候进行理论方面的论证,避免研究内容重复。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对自身制度的完善。课题的研究要回应新时代的要求,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坚持”和“完善”的内容,努力回应新时代的实践需求。清华大学林来梵教授从两个方面对本课题提出了期待,期待课题组成员努力在理论方面有所突破,坚持理论创新要求进行充分严密的说理论证。另一方面,要有雄心研究实践问题,要回应新时代在实践中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的问题。北京大学王磊教授对课题提出三个建设性意见,即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适应未来,制度研究要具有前瞻性以及关注实践问题。中国政法大学王人博教授提出,课题组需要进行学术性的理论研究,需要具备历史逻辑。新时代的“新”中包含着历史,因此要求课题在研究中要重视中国的经验、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传统。中国政法大学李树忠教授表示课题要聚焦更为核心的问题,注重课题成果的呈现方式,在展现成果时要聚焦干货。课题的论证要紧扣新时代最重要的特征。

随后,专家评审组组长胡锦光教授对专家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总结,无论是从课题的布局、角度还是子课题的选择,各个专家都对课题进行了充分肯定。同时,专家们也提出了很多意见,针对重点、难点问题提供了从哪里着手的思路。其中,李树忠教授提出了十分具体的意见供课题组思考。最后祝愿课题取得预期成果。

专家组指导意见发表完毕后,项目首席专家焦洪昌教授代表课题组就评审意见和建议进行了简要回应。焦洪昌教授首先对与会专家针对本课题提出的诸多意见和建议表示诚挚的感谢。焦洪昌教授认为这些建议具有实操性、针对性及建设性。他表示许多问题在设计课题时并未思考到,感谢各位专家的提供的思路和意见,接下来课题组将认真结合专家意见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和优化,并在会后做好会议录音的类型化梳理,不遗漏任何观点,争取形成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 网站备案 /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 建设维护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