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

就业手册之考研攻略
时间 : 2012-04-25       作者:学工办       阅读数:

  读研篇

 

  保研:

  v       保研比率:

  每年有变化。

  2006级5%比例,法学院保研20人,占总人数30%;2007级四个法学院总人数的7%-8%约80人,法学院由于成绩较好,保研40人,占总人数50%。

  v       推免生遴选基本原则:

  1、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选拔;

  2、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核。

  v       推免生基本条件:

  1、品行优良,无违纪等不良记录;一般应参加过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

  2、成绩优良,必修课程无重修,且专业必修课成绩优良率达50%;非专业英语通过国家六级(成绩达425分),其他语种非专业外语四级考试成绩达85分;

  v       推免生综合测评

  推免生综合测评包括学习成绩、科研和实践成果两部分。综合测评满分为100分,其中学习成绩占80%,科研和实践成果占20%。

  学习成绩测评分数为学生在校三年内所修必修课(公共外语、体育除外)平均成绩×80%。

  科研和实践成果分数为学生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加学科竞赛取得相应成绩,以及在文化、体育或社会工作方面的成果,按规定取得分值的总和。科研和实践成果满分为20分,加满为止。

  v       科研和实践成果评分标准

  一    科研成果

  1、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计10分/篇;

  2、入选中国政法大学“学术十星”论文,计6分/篇;

  3、已结项的“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和“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计3分,其他成员计1分;上述项目未结项的,项目负责人计1分。

  科研成果发表日期应在推免工作当年8月31日之前。学术论文应为独著或第一作者。

  期刊分类标准依照《中国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法大发[2008]70号)执行(《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和《证据科学》除外)。

  二 实践成果

  1、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特等奖,计10分/项·人;

  2、获得国家级竞赛一等奖(第一名),计8分/项·人;

  3、获得国家级竞赛二等奖(第二名)、省部级竞赛一等奖(第一名),或在国家级、省部级竞赛决赛阶段获得最佳单项奖,计6分/项·人;

  4、获得国家级竞赛三等奖(第三名)、省部级竞赛二等奖(第二名),或获得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奖学金科研创新一等奖,计3分/项·人;

  5、获得国际性比赛(包括邀请赛)前三名或最佳单项奖,计6分/项·人;获得国际性比赛(包括邀请赛)优胜奖(第四、五、六名),计3分/项·人(国际性比赛的国内选拔赛视为省部级竞赛)。

  如同一业绩符合多项加分条件,可按分值最高项获得加分,不得重复加分。

  实践成果认定依据《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实践成果认定目录》执行。其他文化、体育及社会工作优异条件的加分,由学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比照本条相关规定研究确定,加分幅度为1-3分。

  学校在必要时组织相关专业答辩委员会,对推免生进行学术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相关专业(学科)不少于5人的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经答辩未获三分之二委员通过的学术论文,不予加分。

  v       保研的规章制度在下面链接中:http://jwc.cupl.edu.cn/info.asp?id=892

  考研:

  1、考试科目

  公共科目:政治、外语各100分

  专业课:专业一、专业二各150分

  2、考试时间

  大四上学期末,春节前2周的周六日

  3、考研条件

  (1)相关政策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 9月 1 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 年龄一般不超过 40 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 二)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经教育部批准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

  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1 ,3 ,4 ,各项要求;

  2. 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 年或4 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 年或2 年以上,业务优秀,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2)自身条件

  每年大三春天的时候总是有一些人信誓旦旦的要考研究生,很有信心的准备,在外面租房,买书,花几千块去报辅导班,到自习室占座,雄心勃勃的制订学习计划……

  甚至一些你看起来根本是不可能考的人,这个时候也突然像变了一个人,在为考研忙碌着,这个并不奇怪,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傻子,毕竟研究生的深造机会每个人都是非常的渴望的,但是究竟什么样的人适合考研呢?

  首先,要知道考研和读研是根本的两个概念,任何人都适合读研,包括有志于深化本专业学习的考生,希望在本专业的科研和学术方面有所成就;为了兴趣决定放弃本专业的跨专业的考生;希望通过学习提高或扩展自己的知识层次的考生……因为深造对任何人都有好处。

  但是考研又是一个概念了,因为这是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和竞争,在这个竞争中,只有一少部分人才能留下来,这里必须考虑主要几个问题:

  (一)早日了解

  本科期间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奋斗方向,找到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至于将来,每个学生在毕业时的选择其实都是很有限的,要么考研,要么出国,要么直接参加工作,所以,最好早一点确定自己的目标,早一点开始努力,因为要出国、考研或直接去工作,在学校时要培养的能力和素质还是有差异的!

  不管你应届时考不考研,你都应该先对考研这个问题有较多的了解,因为这个问题很重要,你应该一进大学就考虑将来是否要考研,如果要考研,想考哪个学校以及什么专业(特别是专业!)的研究生!请早一点决定,不要匆忙上阵,没有几个匆忙考研的人能考上的。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请未雨绸缪,想想你的未来!

  (二)自我定位

  其实自我定位的过程就是定位自己对手的过程,你选择了什么样的学校,你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的对手,你在报考之前最好有心去查阅一下往年报考你选择的学校的那些人的成绩单,看看有多少人数学在140以上,英语多少人在80以上,然后再想想自己的成绩……

  (三)难度定位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考研的难度其实并不算高,因为大家可以想想,考研的国家分数线要满足那么多不同档次的学校的招生情况,显然不可能定得太高,题目的难度也是适度而且相对稳定的,很早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大学期末考试时要求就较高,只要同学认真复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考研复习的许多工作量,并不是完全为了达到某个分数线而做的努力,而是在想尽办法减少自己落榜的风险。也许你学的很多东西未必会考到,可是它们仍然是有意义的,因为那些都可以减少你考不上研究生的风险。可是许多人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没有从尽量减少出现意外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安排复习,特别是专业课的复习,结果经常失败,给人造成的印象是考研挺难的。

  当然,过分认为考研很容易的想法更是极其错误的。考研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工作量,如果没有完成一系列必须的工作,试图靠侥幸考上研究生,机会是很小的。只有在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精力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说,考研其实并不难。

  (四)学习能力

  这点在考名校的时候是尤其重要的。

  龟兔赛跑的故事在这点上有点不大合适,因为考研基本上对大家的外部条件都是一样的,但人跟人的学习能力确实是有区别的,有的人长期学习依旧不见起色但有的人只需一点时间就可以考得很好,如果兔子不是弱智或者残疾的话,在相同的时间内100%会比乌龟跑的快。

  但是研究生入学考试只是考5门课,与复习的认真程度、复习的时间长短以及方法正确与否有关,与平时的学习成绩关系不大。

  (五)无欲则刚

  坚持,说到底就是你自己抵抗诱惑的能力有多强。在考研的一年里,不断的有人放弃,其实这样的原因就是一个,没有抵制住诱惑,嫌考研艰苦的人,只不过是一些好吃懒做的人没有抵制住成天睡觉和吃喝玩乐的诱惑!这样的例子很多,而且可笑,有的嫌天气热,有的没有受的了和男女朋友出去同居的诱惑,有的嫌考研究生时间长就放弃了,说的好听:考研不是人受的,或者是考研没用,自己要积累工作经历的云云。

  无欲则刚,那么这样你才能坚持,在考研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欲望召唤着你,比如,吃喝玩乐召唤着你去过庸懒而糜烂的生活。

  4、考研利弊

利:
     学术上更深的研究和精通。
     延缓就业压力,推迟就业期的到来。
     可以有23年的时间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做适当的准备,特别是,你可以通过换专业考研,学习自己希望进入的理想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在毕业后转到该行业去。
     有些城市、有些学校能给研究生解决户口的问题。
     提高自身学历,增强竞争力。
     国家出台了新的研究所扩招政策,考研相对容易,能够拿到更高的文凭。
     学术上有创见,可以沿着这个方向一直努力,毕业后获得稳定的工作。
     对专业要求高的职位和门槛高的职位也有更多机会。
     学历高可应对学历要求高的工作,选择范围更广,比起本科生,人选工作的平台和范围更大。
     学历高,工资起点会高一些(这种情况在减少)。
弊:
     研究生毕业后,毕业压力仍在,而且有了更为年轻的竞争者,压力越加沉重。
     读研期间,不一定能学到对自身职业有用处的知识,白白浪费了积累经验的时间。
     研究会生扩招,会出现和大学扩招相同的结果---研究所学历贬值,也许毕业后只有一个选择---考博。
     研究生毕业或博士毕业后年龄偏大,失去年龄优势,特别是女生,要面临更多的年龄歧视。
     学术研究,层次越高,就业面越窄,毕业后,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此时却已无法放弃本专业。
     因为学历高,所以相应对工作的期望也高,比起本科生,薪资期望使得选择更难,本科生肯做的工资你未必愿意。
     一直在学校,真正接触社会的机会少,不如已经工作3年的本科生的职场适应力,很多行业和外企,经验比学历更重要,私企更是如此。
     已经工作3年的本科生在你读书的阶段积累很多行业信息和人脉,对体系也熟,做起事来更有门道。
 

  建议:

  如果对某个专业,某种学问有无法遏制的热爱和相应的研究能力,要不浪费自己的爱好和天才,继续深造,终有一天会有建树。但如果考研只是为了规避和缓解就业压力,建议不要考研,研究生毕业后压力只增不减,而且会使你丧失积累经验的机会,试想,2,3年内,你将与多少机会失之交臂。年龄有时候是一种优势,因为年轻,有犯错误的时候也会有改正错误的机会,一旦年纪大了才开始接触社会,这些机会就会相应减少,试想,一个二十几岁的大学生犯了错误,单位会念在他年纪小,给予原谅;但一个将近三十岁的人犯同样的错误,会让人诧异甚至认为不可原谅,善用年龄优势就是为自己留下余地。

 

  5、考研流程

  (1)大三上学期1月份之前:了解考研常识,搜集信息

  本科期间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奋斗方向,找到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至于将来,每个学生在毕业时的选择其实都是很有限的,要么考研,要么出国,要么直接参加工作,所以,最好早一点确定自己的目标,早一点开始努力,因为要出国、考研或直接去工作,在学校时要培养的能力和素质还是有差异的!

  不管你应届时考不考研,都应该先对考研这个问题有较多的了解,因为这个问题很重要,应该一进大学就考虑将来是否要考研,如果要考研,想考哪个学校以及什么专业(特别是专业)的研究生!请早一点决定,不要匆忙上阵,没有几个匆忙考研的人能考上的。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请未雨绸缪,好好想想未来!

  考生首先要收集招生单位真实有效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对比。

  一是招生单位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

  二是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平均分和最低分数;

  三是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

  (2)2月~9月:选择专业及院校

  与学校联系,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确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这种获得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①招生简章

  一般在 7 - 8 月份出,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处)公布。上面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有的不刊登,多属于集体培养);有的还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但这对于考生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很多学校也不列出,即使列出,经常列出的书目大多,或太少)。 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信息,而关键的信息,却没有列出。

  ②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集

  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应付考生不停地打电话询问一些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历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录取分数、参考书目等等,但保送人数、保留学籍人数仍无法公布,因为他们一般要到 11 月份研究生报名之前左右才能确定。 如果系里能公布最近几年的专业课试卷,那对于考生是莫大的福音了,要是没有看到以前的这些试题,复习准备无异是盲人摸象。但遗憾的是,公布试题的单位相比较还是很少的,如何能找到专业课试题,就看个人的本事了。不过现在有一些考研的网站收集了不少专业课试题,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③导师

  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的一两点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很多研究生反映,越是好的学校,和导师联系的必要性也越小。好的学校一般信息比较透明,黑箱操作比较少,出题也比较规范,很少有偏题、怪题。

  ④在读研究生

  和导师相比,在读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 “ 实用 ” ,说的话更实在一些。因此,我建议,如果想考研,尽量找到研究生咨询,你绝不会后悔。

  ⑤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

  ⑥网站

  如果能上网,现在有很多考研的网站,能提供很多信息。

  (3)10-11月份: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

  报名时间一般在 10 月和 11 月(包括10月份网上报名和11月份现场确认两个过程)。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报名时填报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可以填两个: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课试题是各个招生单位自己命题,按报第一志愿的试题来考试。

  (4)来年1-2月(春节前1-2星期):初试

  考试要持续 2 天半,进行 5 门考试,每门考试 3 小时,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

  (5)调剂

  大约在寒假过后,春季开学后 1-2 周,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可以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再过 1-2 周,公共课的成绩也出来了。这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两可之间,就要多和报考单位(系里)和导师多联系,实在不行看有无可能读自费和委培,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

  (6)复试

  复试一般在 5.1 前后,一般是等额面试,少数热门的专业会选择差额复试。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学校一般还要书面测试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近两年国家还在较好的学校,比如清华、北大进行了复试时测试英语口语的试验。但一般而言,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等额面试,可以说非常轻松,主要是聊一些学习兴趣,读过哪些书,对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本科时老师都怎么教的等等,所问的专业知识也都是最基本的内容。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说,接到复试通知,只要你不是替考的,在复试时一问三不知,录取一般都没有问题。

  (7)录取

  复试通过后,学校将发函到你的档案所在单位,将你的档案调往学校,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主要是政治性问题),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将你所有的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转往学校(委培培养除外)。 接到录取通知书,按照上面的报名时间,一般在 9 月初,你就可以赶往心仪已久的学校了。一般通知书上会要求考生准时按规定的几天报到,不能晚也不能早,但其实你可以早两天报到,也许能获得一些好处,比如可以捡一个好位置的床铺。

  注:考研复习贯穿于考研各个阶段,关于考研复习的指导建议有专题介绍。

  l        专业、院校查询、招生简章以及考试科目可以到下面网站查询:

  http://souky.eol.cn/index.php

  l        推荐几个考研相关权威网站:

  v     考研教育网www.cnedu.cn(辅导、政策、资讯、资料)

  v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www.chinayz.com.cn(政策)

  v     考研中心-新浪网http://edu.sina.com.cn/kaoyan/index.shtml(政策与资讯)

  v     考研-中国教育在线http://kaoyan.eol.cn/(政策与资讯)

  6、法学专业考研去处(供参考)

  法学理论: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法律史:中国政法大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刑法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民商法学:中国人民大学

  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

  经济法学:北京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武汉大学

  国际法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厦门大学 武汉大学

  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北京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央党校

  中共党史:中国人民大学 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国际政治: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复旦大学

  社会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人口学:中国人民大学

  人类学:北京大学 中山大学

  民俗学: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云南大学

  7、跨专业考研

  大多数人会选择考本科所读专业的研,但也有很多人会选择考取别的专业的研究生。

  (1)可报专业

  可考的很多,如社会学、哲学,也可以考经济学类,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2)专业选择

  如果对什么东西都没有很浓的兴趣,最好选一个分配还不错,自己也相对比较喜欢的专业;如果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及自己的性格特点,再选择那些可以发挥自己长处而不是短处的专业。比如说,如果你喜欢跟人打交道,喜欢聊天聚会,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呆在房间里,那么你也许适合去做律师、管理类或是销售类的工作,不该去做技术性或研发性的工作,当然,如果你只喜欢而且适合搞技术,那你还是搞技术好了。

  在选择专业时考虑到社会发展前景和职业发展前景也是极其必要的。读研究生最好要和自己的职业理想联系起来,不要为了读研究生而研究生。如果你读本专业的研究生不能使你离职业理想更近,那么你三四年的时间就接近于浪费,如果你以后要转到你觉得比较有前景或比较喜欢的职业和在本科毕业时的难度几乎一样大,那么还不如早点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早点准备考研,考到自己想读的、觉得比较理想的专业去,即使降低学校的档次也是合算的。对大多数人而言,在研究生阶段,专业的好坏可能比学校的名声更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你能进入什么样的行业,而行业的好坏是极其重要的。在一个没落的行业里,不仅难以得到别人的尊重,收入通常也和好行业相差极大,不可不重视!

  8、应届考研还是先工作再考研

  如果你能考进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专业读研究生,那么花上一年左右的时间全力准备是完全值得的,因为它可以使你进入理想的行业,改变一生的命运,意义深远。不要轻易错过应届时考研究生的机会。如果你最终决定要考研,就要接受过半年多到一年左右的寂寞的生活,不要看到同学找到工作了又蠢蠢欲动,心思动摇。许多同学在中途放弃考研的借口是“还不如工作两年之后再考研”,可是这种人通常以后比当时更没有信心考研究生。也有些人是为了逃避考研失败的尴尬而不敢考研,怕同时参加考试的同学很多都考上了,而自己却没有考上,会很没面子。这种心态实在不对路。

  工作之后要考研究生通常都要辞职考才能考上,而且时间也远没有应届时这么多,其他麻烦事也多。如果不辞职考研,大多都考的是那些冷门、竞争不激烈的专业或是本来就不太喜欢的本专业,和应届时可以选择的专业是有差距的。

  考研是一个很重要、很值钱的选择权,常常可以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当你对工作不满的时候,想改变职业的时候,你能够通过考研更换一个全新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是令人羡慕的,因此不管暂时打不打算考研,各科目都应打好基础。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 网站备案 /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 建设维护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