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另一面:国家打工者
转自 学信网
导读
虽然今年”国考”越加引发关注,但很多人也许还不了解公务员政策及公务员群体。
比如,公务员到底是“铁饭碗”还是“瓷饭碗”?传言中的公务员清闲无比,真是如此吗?在727万毕业生赶赴求职前线的时候,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公务员的另一面——“国家打工者”。
公务员饭碗“铁”吗?
聘任制改革
《公务员法》规定,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
深圳作为人社部批准的全国聘任制公务员制度试点城市,于2007年和2009年分两批招聘了53名聘任制公务员。2010年1月1日起,深圳规定所有新进入行政机关的公务员一律实行聘任制。之后,河南、辽宁等省市也开始了公务员聘任制试点。公务员不再是一入定终身的职业,“铁饭碗”也会逐渐变成历史名词,走出人们的视线。
相关新闻
【江苏年内试行公务员聘任制】
【年薪30万义乌试水公务员聘任制】
【北京:聘用制公务员开始试点】
中央15道禁令
2013年至今,中央已先后出台15个与公务员工作生活相关的文件通知,涵盖了从“舌尖”到“车轮”、从月饼贺卡到烟花爆竹的多个方面。这些禁令在约束公务员的同时,还配有问责措施。
一系列措施出台后,有人发出“官不好当”的声音,社会反响强烈。对此,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公务员要“学会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干事“。因此,也有评论称, 不管是官员还是社会,都要习惯“官不好当”这一基本趋势。
相关新闻
【中央连发15道禁令约束公务员 岁末年终持续发力】
【别再渲染“小公务员”低收入的悲情了】
【部分公务员因“禁令”考虑离职】
公务员清闲吗?——一线访谈
从早到晚都在写报告
小陈,福建某城市交通系统的公务员。跟大多数人一样,他也是考了三四次才考上这个父母期望的职位。但从13年年初开始,做了不到一年,他已经觉得精疲力尽。“你觉得我们像大家以为的那样一张报纸一杯茶就做一天吗?那是35岁以上的人才有的待遇。”现在的小陈,每天埋在成堆的资料里,整理各种数据,撰写报告,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当然了,加班费是没有的。他说,基层公务员的职位大多数是这样的,不要想象的太美好。
组织部里的年轻人
罗葵在成为组织部的年轻人之前,听过有以此为名的一篇小说,但她不知道,二十年多前小说里描述的现象在当今仍然不少。“组织部,据说是县级及以下最累的四个部门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党委办、政府办、林业局(站)。”面对记者的问题,罗葵有些黯然。的确,进入这个西部贫困县的组织部两年多了,她几乎没歇过一个完整的公休假期,一个电话就得赶到单位去加班。不过时间长了,罗葵说,甚至觉得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
他们当公务员开心吗?
为了迎接年底的检查高峰,我差不多每天要写2万字,每项材料少说5万字,二十多本材料装订成册,堆起来山一样高。我不禁有些成就感,可是一想到这些材料里有多少水分,又忍不住泄气,难道衡量我们工作的,就是这一堆纸吗?——桃子,女,曾任基层公务员,已离职。
邱闻卧室里有三张桌子,其中两张摞满近百本书,大部分是经济金融类著作和企业家自传。他经常做读书笔记,但最新的一页更像是涂鸦:长江商学院,男人帮,前途,入党,结婚,编制等等,结尾处,有一个很小的、歪歪扭扭的“混”字。——邱闻,男,两次考公务员,在任。
小邹今年27岁,已经在机关里工作4年多了。别人羡慕他可以吃一辈子“皇粮”,他却受不了沉闷的工作想跳槽。现实中没有小邹,他其实只是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题里的一个虚拟人物。
不过,现实中有小张、小王、小李……这些在机关里被习惯性地称为“小×”的年轻人,他们中有许多正经历和小邹相似的迷茫。——小邹,男,基层公务员,在任。
结语
公务员本来只是千万种职业之一。想获得一份稳定的职业无可厚非,但若盲目加入“公考“大军,那就值得商榷了。在”公考“大军越来越膨胀的今天,小编衷心希望大家在做决定的时候更加理性谨慎,端正入职态度,规划人生目标,还公务员以原本的样子——一份普通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