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

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时间 : 2015-11-29       作者:学工办       阅读数:

在校大学生如何规划职业生涯

    要想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大学生首先得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世界、了解环境。

    首先要自我探索自我认识,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性格、能力、价值观、个人目标与需求、个人生理与健康情况、工作经验、社会阶层与教育水准、性别、年龄、负担状况、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

   认识自我至少需要了解这样五个方面:喜欢干什么——职业兴趣;能够干什么——职业技能;适合干什么——个人特质;最看重什么——职业价值观; 人、岗是否匹配——胜任力特征。

    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你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思维会更加活跃,行为会更为稳定,并能呈现愉快的心理状态,成功率也就高;      

    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在社会上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高品质——有风险;平平稳稳——随遇而安。 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对现实中的一切事物都会有一定的评价。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和生活选择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了解自己的能力。要使职业生涯得以顺利进行,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能力总是和所从事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能力的大小表现在活动之中;

    了解自己的性格。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对一个人的成功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从事的职业与他的性格相适应,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心情舒畅,容易取得成功;

    了解自己的气质。气质是个人在速度、稳定性、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你的气质属于哪一种类型:1 春天般的多血质:敏捷好动,开朗活泼,善于交际。(2)夏天般的胆汁质:热情奔放,情绪兴奋,乐观向上。(3 秋天般的抑郁质:沉稳冷静,感情细腻,体验深刻,富于幻想。(4)冬天般的黏液质:善于理性,情感不易外露,自制力强。

    按照规划的时间维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和人生规划四种类型。短期规划:3年以内的规划,主要是确定近期目标,规划近期应完成的任务。如计划两年内熟悉新公司的规划,融合到企业文化中。为此需要花较多的时间与同事、领导沟通,向过来人学习。中期规划:一般涉及3-5年内的职业目标和任务,是最常用的一种职业规划。例如3年后要成为部门经理,完成相应的业绩,以及为实现此目标而参加培训等可采取的具体措施。长期规划:5-10年的规划,主要是设定较长远的目标。如规划35岁时成为中型公司副总经理,40岁时成为一家大型公司的副总经理等等。人生规划:整个职业的规划,时间长至40年左右,设定整个人生的发展目标和阶梯。在实际操作中,因环境和个人的变化难以把握,宜确立既便于实行,又便于随时修正和调整的目标。

——选自《新华日报》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 网站备案 /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 建设维护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