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

专家预测今年考研热度与去年持平 专硕值得关注
时间 : 2015-10-18       作者:学工办       阅读数:

专家预测今年考研热度与去年持平 专硕值得关注

   2015年10月10日 来源:人民网

  今天,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开始正式报名,新东方在线国内考试项目部总监甘源老师接受采访时表示,2012年以后考研人数趋于平稳,基本稳定在160万至170万左右,这与近几年本科生入学人数规模稳定,以及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稳定有关。他预测,今年报名人数将与去年持平,由于今年是十月在职硕士联考的最后一年,这部分考生在参加完在职硕士考试后可能继续选择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从而导致报考总人数有所增加,但并不能因此认为考研更“热”。

  奔着就业去,专硕是很好的选择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引导,院校招收的专硕越来越多,2015考研专硕与学硕招生人数各占半壁江山,到2020年,专硕与学硕的招生比例将达到7:3。

  网友“西西”说,近年来专硕越来越“受宠”,可也有不少声音认为专硕的含金量不如学硕。专硕与学硕之间应如何抉择?对此,甘源表示,国家需要更多实践应用型的人才,专硕就业前景广阔。而学制短、报考难度相对较小也是专硕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但比起学硕,专硕学费更高些,奖学金也会少一些。从学历认可度方面来说,什么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不是一定要搞理论研究,奔着就业去,专硕也是很好的选择。

  报名,赶早不赶晚

  报名是考研的重要环节之一,考生报名时需要做好哪些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

甘源建议考生,首先要查看各个学校发布的《招考公告》(或称《招生简章》)因为在教育部统一的招生政策下,每个学校会有一些附加条件,比如同等学力考生的报考要求、复试的加试学科等;然后要查看所报考专业的专业目录,专业目录规定了考试科目、导师信息、参考书信息,会有专业方向、考试科目的变化,考生要密切关注并在出现变化时及时调整复习方向;最后,由于近年来报考资格审查非常严格,同一个报名号中报考院校、报考类型和报考点三项信息也不可修改,所以考生如果不是全日制本科身份,报名要“赶早不赶晚”,以留出时间应对学籍认证不清等突发状况。

  今年招生政策变化小

  据甘源介绍,今年的招生政策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较明确的就是新增了“退役士兵专项招生计划”,这个政策对100多万考生来讲,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近几年国家取消考研年龄限制、放宽同等学力报考条件,今年又对退役士兵在政策上倾斜,这些都透露出国家在读研资格上更加公平。

  在考试内容方面,今年变化较大的是政治大纲,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在章节做了调整。这是一门跟时政热点、国家方针政策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考生应该多关注一下。

  复习时间紧,考生可抓大放小

  距离考研初试时间不到80天,那些刚开始准备或前期备考效果不好的考生,如何才能做到高效备考呢?甘源说,首先还是要放平心态,现在开始复习的考生不在少数,虽说时间很紧,但并不代表来不及。

  甘源建议考生抓大放小,英语等考察语言能力的学科先从容易提分的题型开始准备,例如英语作文就比完形填空更易得分。而政治等考点明晰的文字型学科在复习时要先抓高频考点。他说,现在开始按章节顺序一点点复习每个考点显然效率太低,建议考生以练带学,从真题切入,边练边学,查缺补漏。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 网站备案 /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 建设维护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