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法学院学术沙龙第55讲在昌平校区端升楼407室举行。本次沙龙的主讲嘉宾是来自美国天普大学的桑国亚(John W. Smagula)教授,法学院实践教学研究所主任许身健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动。
主持人许身健教授指出,我校目前大力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探索法律教育培养新模式,在这种探索道路上吸取各方经验,尤其是法律教育较成熟国家的经验,无疑能开放我们的视野。而具有法律博士学位与教育学硕士学位双重教育背景的桑国亚教授,将给我们详细介绍的美国法律教育,尤其是美国法律教育上的细节问题,这些域外经验,将给我们的探索提供很好的借鉴。许教授简要介绍了主讲人桑国亚(John W. Smagula)教授之后,桑国亚教授开始介绍美国的法律教育。
首先,桑国亚教授从法律教育目的方面阐述了法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据ABA(美国律协)的观点——法学院就是培养未来的职业律师,而职业律师应当恪守Defending Liberty, Pursuing Justice(捍卫自由,追求公平)这一信条。在美国,将近400所法学院中,只有199所为ABA(美国律协)认可,这其中还包括11所“临时认可”的法学院。美国教育部并不负责法学院的认证,而由ABA负责。其认证条件十分苛刻,在师资、生源、就业、财务、课程、硬件、图书、学费等方面都有严格标准。而部分法学院仅获得本州律协认可,因此他们的毕业生一般只能在本州执业,这类法学院主要在人口第一大州加州。
其次,桑国亚教授详细介绍了法律博士(JD)学位的获得、竞争、条件。在美国,成为律师需要7年的学习,前四年用来获得大学学士学位,只有后三年用来学习法律——所谓JD项目。而要求学生首先获得本科学位这一点,美国是继承和发展了英国的法学教育传统。这一传统的目的主要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让学生获得相对丰富的社会阅历;二是让学生具备更加宽泛的知识基础。要步入JD项目,获得法学院录取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是申请人本科加权平均学分(GPA)以及法学院能力倾向测试(LSAT)成绩。而法学院的入学竞争也十分激烈,顶尖法学院中,新生申请与录取比例可达18:1。美国法学院的高费用、高成本也是学生们面临的一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多数人依靠助学贷款,一些人选择先工作存钱,一些人会申请第三方资助。也有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可获得一定经济补助。因此,在选择出路时,大多数学生选择进入报酬优厚的律所。
接下来,桑国亚教授就JD的教学方面做了介绍。在JD学位基本课程方面,并没有“官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方面,案例教学法广泛使用;大量的课外阅读任务;课堂时间通常是讨论指定阅读的经典案例。其理念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特殊课程主要包括:职业责任以及法律诊所。实践性教育也在法律教育中越来越普遍。然而,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函待解决。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法学院的老师们就美国法律教学的实践,其中的操作细节,中国法学教育的实际等等提出了许多十分有见地的问题,与桑国亚教授进行了探讨,桑国亚教授一一予以了回应。
最后,桑国亚教授与法学院老师们都认为有必要就两国法律教育的经验进行更广泛地交流,并且在法律教育实践中加强双方的合作,在对未来更广更深合作的期待中,讲座圆满落幕。
嘉宾介绍:桑国亚(John W. Smagula):法律博士(JD )、教育学硕士,天普大学法学院亚洲项目主任。协同天普大学与中国有关机构开展合作,在中国推介项目。桑国亚的游学足迹遍及全中国。能说流利的普通话和西班牙语。在执教之前,曾工作于若干著名律师事务所,如纽约宝维斯(Paul, Weiss, Rifkind, Wharton & Garrison)国际律师事务所和宝维斯香港分所以及波多黎各圣胡安Totti & odriguez-Diaz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