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服务

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教师发展提升培训项目顺利举行
时间 : 2025-10-28       作者:文/章奕晗 图/章奕晗、全俐璎 审核/王民       阅读数:

102324日,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教师发展提升培训项目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顺利举行。23日上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袁钢、对外培训办公室主任王民、涉外法治基地杜冰子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法学院教师代表参加此次培训。

袁钢首先对各位参训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及法学院的发展概况。他指出,近年来法学院在学科建设、博士点发展和交叉领域布局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袁钢强调,涉外法治建设已成为法学教育走出去的重要维度,希望通过与悉尼大学的合作培训,为国内法学教育注入新的理念与方法,推动高水平法治人才的培养。

随后,涉外法治基地杜冰子老师发言,介绍了本次培训的整体安排与筹备情况。她表示,本次项目自年初启动,历经多月精心策划,课程内容涵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跨国法治教育比较研究及国际法实践教学等主题,设置了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研讨环节,旨在促进中外高校在法学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王民主任对培训日程及相关要求作了说明,并鼓励参训教师珍惜机会、积极交流,在学习中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他表示,本次培训的筹备得到了学院的大力支持,课程设计与专家邀请均经过精心安排,旨在为高校法学教师搭建高质量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开班仪式后,国际法学院院长李居迁教授作题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国际法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的专题报告。他结合学校在国际仲裁与空间法领域的实践经验,系统阐释了国际法模拟法庭在培养学生法律研究、辩论技巧与国际视野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模拟法庭不仅是学生全面法律能力培养的平台,也是青年教师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报告中还特别分享了空间法模拟法庭的教学案例,介绍了国际比赛的训练流程与方法,强调法律研究应注重事实、规则与分析的区分,倡导通过IRAC模式提升学生逻辑思维与法庭表达能力报告内容深入生动,获得在场教师的热烈反响。

1023日下午,培训活动继续进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坤轮教授作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的专题讲座。他结合国家法治建设与国际法律服务需求,分析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现状与趋势,分享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四跨平台实践模式——跨学科、跨院校、跨国界、跨文化并介绍了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课程改革与教材创新的最新进展。报告从培养体系、实践教学和国际合作等角度提出了建设性思路,展示了高校在法学教育国际化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

1024日上午,培训继续进行专题研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信息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珏作题为《AI赋能:教学科研提质增效》的专题报告。王珏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及风险防范等角度,阐述了AI在教学科研中的助力作用。他指出,AI技术在科研文献检索、教学设计与学生评估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同时也需要理性使用与科学引导。他建议教师在课堂中鼓励学生以三步法使用AI——提交初稿、AI修改稿及反思稿,以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表达能力。报告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丰富生动,引发了在场教师的浓厚兴趣与积极讨论。

本次培训通过专题授课、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聚焦法学教育国际化与AI技术应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项目旨在推动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与跨国法治教育合作,助力新时代法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 网站备案 /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 建设维护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