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思工作坊”第十五期录取名单公示
经学生本人申请及各专业教师的选拔,确定了第十五期“法思工作坊”录取同学名单(见附件),公示期为2025年9月10日至9月12日,对公示名单有异议者,可在公示期内向法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提出,邮箱:fxy_jkb@vip.163.com。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2025年9月10日
法学院关于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学位论文提交及毕业资格审查工作安排的通知
根据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关于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位授予与研究生毕业资格审查工作安排的通知》 (链接:http://yjsy.cupl.edu.cn/info/1080/12547.htm),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将我院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网上填报信息 我校学位授予、研究生毕业资格审查、学位论文学术规范审查等相关工作流程均通过研究生综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实现线上化
汪雄
汪雄 学位:博士 职称:副教授 教育背景 2014年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法学理论博士 2013年 台湾“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 访问学者 2012年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法学院
法学院2022级实验班研究生推免复试通知
根据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工作要求和法学院统一安排,现将法学院2022级实验班申请攻读2026年硕士研究生推免复试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复试时间: 2025年9月16日(星期二) 上午:08:30-11:30;签到时间:08:00 下午:13:30-16:30;签到时间:13:00 二、签到、复试地点: 1.签到地点:昌平校区逸夫楼4040 2.复试地点:昌平校区逸夫楼4011、4017
法学院召开2025年第七次教授委员会全体会议
2025年9月9日,法学院教授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由教授委员会主席李树忠主持。 会议内容如下: 1、论文升级认定申请审议推荐。 法学院教授委员会
法学院第三期校友大讲堂活动成功举办
8月24日,由法学院美食大健康俱乐部主办的“从债券承销到资产证券化 ——探秘投行的核心本质与价值创造”第三期校友大讲堂活动在海淀校区成功举办。该活动面向全体法大校友和在校生,同时联合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爱丁堡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校友共同举办。 本次
马怀德开讲2025年秋季学期“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第一课
9月10日下午,校长马怀德在昌平校区为2025级本科生讲授2025年秋季学期《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的第一课。 课上,马怀德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下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重大成就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习近平法治思想。 马怀德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逻辑架构科学缜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辩证统一,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他从新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本科阶段专业实习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政法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我院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专业实习(下文简称为“实习”)工作,提升有组织实习工作水平,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高教函〔2019〕12号)和《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专业实习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践教学是实验班人才培养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本科阶段专业实习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政法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我院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专业实习(下文简称为“实习”)工作,提升有组织实习工作水平,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高教函〔2019〕12号)和《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专业实习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践教学是实验班人才培养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2020年12月制定,2023年11月第一次修订,2025年3月第二次修订,2025年9月第三次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 号)《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专业实习管理办法(法大发〔2017〕28 号)》《中国政法大学本科实践(实务)导师聘任及实务专家进课堂工作管理办法(法大发〔2025〕126 号)》等文件精神
共有 6,59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440 页 当前第 440 页 |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 网站备案 /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 建设维护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