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在职教师

1A4CB王迎龙

                                           学位:法学博士

                                           职称:教授

教育背景


2017年10月-2020年10月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法学博士后

20119月-20146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博士

20128-201311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20128-20135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法学硕士(LLM

20089-20117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硕士



研究领域


法律职业伦理、刑事诉讼法学



教授课程


法律职业伦理、律师实务



社会兼职

 

1.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员

2. 中国法学会会员

3. 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

4. 北京市监察法学研究会会员

5. 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员

6. 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科研成果

   

一、论文:

(1)《刑事辩护的正义逻辑》,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

(2)《律师庭外言论的规制逻辑与模式转型》,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

(3)《认罪认罚自愿性困境实证研究》,载《环球法律评论》2023年第6期。

4)《通过程序的犯罪控制》,载《政法论坛》2023年第5期。

5)《轻罪治理背景下程序出罪模式研究——实体与程序路径的双重反思》,载《比较法研究》2023年第4期,《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期转载。

6)《刑事诉讼中的“有权获得法律帮助”》,载《暨南学报》2023年第3期。

7)《刑事强制医疗解除程序实证研究》,载《中国法学》2022年第2期。

8)《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

9)《论刑事诉讼规范的刑事政策化》,载《法学家》2021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2年第3期全文转载)。

10)《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控审构造》,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2年第6期全文转载)。

11《协商性刑事司法错误:问题、经验与应对》,载《政法论坛》2020年第5(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1年第3期全文转载)。

12)《值班律师制度的结构性分析——以“有权获得法律帮助”为理论线索》,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

1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基本原则的法教义学分析——以“自愿性”和“真实性”为视角》,载《湖北社会科学》2020年第10期。

14)《值班律师制度研究:实然分析与应然发展》,载《法学杂志》2018年第7期。

15)《论刑事法律援助的中国模式——刑事辩护“全覆盖”之实现径路》,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8年第2期。

16)《司法责任语境下法官责任制的完善》,载《政法论坛》2016年第5期。

17)《司法责任制理论问题探析——基于两高关于完善司法责任制的两份意见》,载《社会科学家》2016年第6期。

18)《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研究》(合著),载《江淮论坛》2012年第5期,《学术界》2012年第10期转载

19)《我国刑事审判制度改革若干问题之探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为视角》(合著),载《法学杂志》2011年第9期。

20)《监察委员会权力运行机制若干问题之探讨——以<国家监察法(草案)>为分析蓝本》,载《湖北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

21)《司法精神病辩护中证明模式的反思与完善》,载《证据科学》2016年第4期。

22)《司法责任制若干问题之探讨》(合著),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23)《美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研究——兼论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完善》,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24)《美国精神病辩护制度研究》,载《法律适用》2014年第4期。

25)《法律援助立法视野下的值班律师的身份与功能探讨》,载《中国司法》2020年第6期。

26)《创建刑事强制医疗程序 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合著),载《检察日报》2012411日观点版。

27)《司法责任制是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之保障》,载《人民法院报》201511302版。

28)《刑事诉讼中的值班律师制度》,载《学习时报》2018121103版。

29)《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轻罪冤假错案的防范》,载《人民法院报》201921406版。

30)《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行中法官角色的转变》,载《人民法院报》202042405版。

31)《我国法官责任制的完善——以司法责任制为视角》,载《诉讼法学研究》2017年第21卷。

32)《哥伦比亚特区诉赫勒案》,载《人民法院案例选》2016年第9辑。

33)《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跨行政区划法院改革发展》(合著),载《人民法治》2016年第1期。

34)《刑事强制医疗适用条件解析》(合著),载《中国司法》2014年第12期。

35)《认罪认罚案件中律师辩护权的行使》,载《民主与法制时报》202152005版。

二、著作

1)专著:《刑事强制医疗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2专著:《转型与因应:刑事辩护的正义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3主编:《刑事诉讼法适用全指引》,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年版。

3)主编:《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4)译著:《马来西亚刑事诉讼法典》,载于孙谦、卞建林、陈卫东主编:《世界各国刑事诉讼法》(亚洲卷)2016年版。

5参译:《欧陆刑事诉讼法史》,法律出版社2023年版。


 

科研项目

 1. 主持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刑事政策与刑事诉讼规范的关系研究》

 2. 主持2019年度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一般项目《刑事诉讼解释论》

 3.主持2018年度北京市法学会青年基金项目《辩护律师全覆盖难点与对策研究》

 4.主持第12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课题《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冤假错案

防范研究》

 5.主持第6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二等资助课题《刑事诉讼法解释研究》

 6.主持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精神病人强制医疗解除程序的中

国模式及其完善》

 7.主持2016年度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骨干个人项目《法官责任制度研究》

 8.主持2015年度北京工商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启动项目《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制度研究》

     9.主持201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重大课题《亚洲、非洲、大洋洲国家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制度研究》子课题《马来西亚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制度研究》;

 10.参与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刑事庭审实质化研究》




荣誉

1.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

2.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学者

3.北京市法学会百名法学青年英才





 

上一条:董静姝

下一条:董林涛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 网站备案 /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 建设维护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