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政法研究所举办“公法与治理”系列讲座之“保障国家与合作规制”
时间 : 2025-06-30       作者:       阅读数:

2025年6月26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行政法研究所主办的“公法与治理”系列讲座第四十二期“保障国家与合作规制:生存照顾理念的现代革新”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教学图书综合楼0111会议室顺利举行。

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德国耶拿大学法学院公法学教授、德国图灵根州高等法院政府采购庭法官、联邦数字与交通部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Matthias Knauff教授。张冬阳老师担任讲座主持人,与陈相宜老师共同担任讲座翻译。参与本次讲座的嘉宾包括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力教授、广西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窦超老师、耶拿大学法学院教授助理陈相宜老师。此外,来自国内外高校的数十名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Matthias Knauff教授的演讲围绕“生存照顾理念革新的概况”和“保障国家理念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两部分展开。Matthias Knauff教授首先介绍了黑格尔、斯坦因和雅斯贝尔斯等人早期理论思考随后重点讲述了福斯特霍夫对生存照顾概念的发现及其理念性发展。福斯特霍夫从普通公民视角出发,对个人生活空间进行“现实性分析”,区分为有效生活空间和掌控生活空间。给付国家是德国生存照顾理念的传统模式,将生存照顾分配给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Matthias Knauff教授进一步指出,20世纪80年代市场民营化浪潮兴起,保障国家作为新的指导思想开始盛行。国家不再直接提供生存照顾,而是交由市场,通过公权力对市场的生存照顾给付进行监督、规范以及必要时的组织。在保障国家理念下,为确保曾经由国家垄断的、与基础设施相关的领域能够建立正常运转的市场并发挥生存照顾功能,不仅应当采用高权规制,还必须引入合作规制,通过自我规制和将任务分配给第三方的形式将规制任务纳入私人行为。最后,Matthias Knauff教授介绍了保障国家理念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体现,德国通过发电设施的规划、财政补贴、上涨碳价和电网扩建等方式履行保障职责。

与谈环节,张力教授对Matthias Knauff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并结合中国语境提出问题。第一,国家退出公共服务领域后,如何在提供法律规则、财政补贴和直接提供服务的履行方式之间进行选择?第二,政府财政补贴面临着极为严格的公平竞争审查,如何平衡产业发展与公平竞争促进之间的冲突?第三,基于保障国家理论,哪些主体在何时能够请求国家介入公共服务领域,履行国家保障职责?陈相宜老师结合德国法各位老师展开精彩交流。窦超老师则围绕财税法领域,具体讲解了生存照顾概念如何和产业补贴相结合。最后,Matthias Knauff教授对各位学者的意见进行了回应,与嘉宾沟通交流,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

讲座最后,张冬阳老师再一次对Matthias Knauff教授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也期待各位师友继续关注后续的“公法与治理”系列讲座活动。本次“公法与治理”系列讲座活动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 网站备案 /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 建设维护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